常规平衡法的唯一手段是在发电机转子上加配重。而综合平衡法除采用配重的手段外,还可以采用调整静态因素的方法与配重方法相配合。即使是配重,配重的位置、方向、大小等的确定,也与常规平衡法有原则性的区别。如您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咨询:18962649536
适用的范围不同常规平衡法主要适用于单纯机械不平衡情况。而综合平衡法既适合于一般机械不平衡情况,也适合于其他较复杂的不平衡情况。
综合平衡法的基本步骤
一般要求
大轴摆度幅值和相位的测量
大轴摆度幅值既是不平衡的指标,也是平衡效果的指标之一。因此测量和确定摆度的转频幅值和相位是最基本的工作。
轴承径向振动测量
轴承径向振动幅值是平衡效果的校核指标。平衡
处理后,它也应达到振动标准的要求。
平衡工况的选择
由于动态轴线的姿态和工况有关,因此需要确定在哪种工况下平衡,并要评价和权衡这种工况下的平衡对其他工况的平衡状况带来的影响。
注意不同参数、不同水轮发电机组的要求
例如高水头水轮机的转轮迷宫间隙一般较小,为避免在其中产生较大的压力脉动或引起自激振动,往往要求控制水导摆度的大小和方位。
!!# 综合平衡法的一般步骤
综合平衡法的一般性或原则性步骤与常规平衡法类似,仍然可以叫做三次起动法或四次起动法。概述如下:
第一次起动
原始平衡状态下,机组在选定的工况下第一次起动,测量各导摆度和导轴承的振动(均指幅值和相位,以下同),绘制动态轴线顶视图和立面图。
根据动态轴线视图和机组各相关条件,首先确定动态轴线姿态的调整目标,即希望它如何变化和变化到什么程度;然后,确定第一次试加配重的位置、方位和重量;最后把配重块加到确定的位置。第一次配重
块所在半径,一般即为以后正式配重的半径。
第二次起动
试加第一次配重后,机组第二次起动。测量各导摆度和导轴承振动,绘制动态轴线顶视图和立面图。根据动态轴线图的变化判断第一次试加配重的效果。根据两次起动摆度振幅(向量)的变化计算配重影响系数。
根据第一次配重的效果(动态轴线视图)和影响系数,计算和确定第二次试加配重的位置、方位和重量。
把第二次试加配重安装到指定位置。